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香港 南亞裔共融

近年常常從大眾媒體聽到一個相當「神秘」、感覺似遠還近的詞彙,叫做「南亞裔」。其實,他們不是想像中那樣遙遠,教育局為第一屆通識科文憑試設計的練習卷中,就有討論本港少數族裔的問題。

然而,大概除了「咖喱」之外,我們對於南亞裔人的了解仍然相當有限,本文將以最新的2011年人口普查數字為基本,談談本地南亞裔人的概况,以及討論他們在港的教育狀况、他們作為移民身分的故事與議題,以及他們與通識科的關係。

南亞裔包括多種族

首先,我們先要了解「南亞裔」是指什麼人。

傳統上,「南亞」是用作劃分亞洲不同國家地域的政治用語,意指地理學上的「印度次大陸」,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南亞裔」自然就是指從這些地方而來,現時在港定居和生活的人,當中包括來自當地的移民,以及他們在港出世的第二、三代。

然而,「南亞裔人」本身是包含極大差異性的名詞,因為南亞各國宗教、語言、風俗都不一樣,光用一些字眼、一些形象概括他們,其實不太合適:例如信奉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的南亞裔人,就有相當不同的生活方式與習慣;印度與巴基斯坦更是素有積怨的國家,一不小心搞錯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鬧出「馮京作馬涼」的笑話,倒是十分尷尬。

在稍稍介紹過南亞裔人的背景後,我們先看看一些有關他們的數字。


二零零一、二零零六及二零一一年按種族劃分的香港人口
種族
2001
2006
2011
數目
百分比(%)
數目
百分比(%)
數目
百分比(%)
華人
6364439
94.9
6522148
95.0
6620393
93.6
印尼人
50494
0.8
87840
1.3
133377
1.9
菲律賓人
142556
2.1
112453
1.6
133018
1.9
白人
46584
0.7
36384
0.5
55236
0.8
印度人
18543
0.3
20444
0.3
28616
0.4
巴基斯坦人
11017
0.2
11111
0.2
18042
0.3
尼泊爾人
12564
0.2
15950
0.2
16518
0.2
其他*
62192
0.9
58016
0.9
66376
1.0
















*:包括報稱多過一個種族的人士

資料來源:
政府統計處(2012)。2011年人口普查 - 簡要報告。頁37

根據最新2011年度人口普查的基本數據(見表),現時在港的「非華裔人」共有45萬人,佔總體本港人口約6.4%,較2006年增長1.4個百分點。這批非華裔人當中,以印尼人和菲律賓人最多,各佔本港人口的1.9%,合共逾26萬人;至於本文的「主角」南亞裔人,若以「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爾人」為代表,三者合共佔本港人口總數約1%,共有6.3萬人。

6萬多人在本港700萬人口中不算很多,但他們的人口增長速度卻相當快:若將2011年人口普查與2006年中期人口普查的數字比較,增長最快的種族是巴基斯坦人、印尼人和印度人,增長率介乎四成到六成二不等。事實上,居住在新界西的市民對「南亞裔人」並不陌生,只不過主流社會對他們的了解和認識仍然不多。

面對人口老化,南亞裔人在港擔當補充新血的作用:比較01062011年的年齡中位數,南亞裔人的年齡中位數比起華人族群年齡最少年輕近10歲,當中巴基斯坦族群更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可見南亞裔人將是本港人口的重要生力軍。

值得留意的是,本港的印尼和菲律賓人大多是以外傭身分留港(這也解釋了為何本港印尼人口大幅增長),換言之,至少在外傭居港權問題有最後判決前,這批本港最主要的外籍人口未必會在港落地生根;然而,本港的南亞裔人多是以移民身分,帶着家庭來港展開新生活,是「新香港人」的一分子,這個基本而重要的分別,足以使港府對南亞裔人有不同的政策發展及設計。

教育程度差距礙融合

既然本港南亞裔年輕一代佔該種族的大多數,那麼最直接的議題,自然就是他們的教育。

根據平等機會委員會《少數族裔教育工作小組報告》,按2006年中期人口普查數字和教育局在報告中提供的數字,有專上程度的少數族裔僅佔總體的0.59%,遠比他們與在港的人口比例為低;但同時少數族裔學生卻由2008年的1萬人增至2011年的1.2萬人。

把焦點放在南亞裔學童上,再看看最新201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比較2001年到2011年不同種族「15歲或以上具專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華人在這 10年由15.5%增至27.1%,增幅為11.6百分點,比例領先同期所有南亞裔人。若把10年間的3次調查獨立計算,華人與南亞裔人具專上教育程度的 人口比例差距愈來愈大。

這反映近10年來南亞裔年輕一代跟不上本港教育快速發展的列車,長遠來說,這對他們的生活素質與階級地位,以至整個族群在香港社會的融合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事實上,身為移民的下一代,如何融入主流社會,從來都是一大問題;年輕一代的南亞裔學生站在祖家和本港的生活與文化中間,面對的掙扎與壓力,亦不易被理解。 平機會及理大社會科學學者古學斌等曾在不同調查報告指出,本港南亞裔(以及其他少數族裔)學生最大的難題與障礙,仍然是學習閱讀和書寫中文,不過,現在他 們要面對的問題似乎已不止那麼簡單。

學中文升學求職兩難

學習外語最重要是外圍環境配合,但對於南亞裔新一代,特別是來自基層 家庭的學生來說,卻彷彿站在「升學與中文」的掙扎之中:一方面,主流文法中學多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文水平欠佳的南亞裔學生要跟上其他同學的進度,自然倍 感壓力,加上公開試要求中文科及格,南亞裔學生的升學機會自然受影響。

另一方面,若入讀專為本地非華語學生而設的「指定學校」,報考程度較 淺的英國「綜合中等教育證書」(GCSE)中文科課程,雖然本港大學聯招已經承認該試成績,升學之路應變得較平坦,但課程的中文水平遠不及本地課程,以至 學生基本上不能應付日常職場上的基本中文要求。平機會建議當局可以藉着另設一項中文評準試來解決這個問題,但當中牽涉的資源調配,似乎又是另一個問題。

以上這些都清楚說明,南亞裔學生面對的制度問題往往比我們所想象中嚴重,還有一個更加值得我們關注的原因:不同報告均指出,南亞裔學生在家庭方面,不論是家長教育水平還是資源方面都缺乏支援,使得學校的幫助變得尤其重要。

了解過本地南亞裔學童的問題及相關背景後,下次當扭開電視機看到無綫電視記者利君雅(Nabela Qoser)報告新聞,或者「阿VVivek Mahbubani棟篤笑之時,會不會多點欣賞他們的努力,以及想多點了解他們的故事?

香港人身分認同   

除了生活素質和教育議題,本港南亞裔人亦與我們如何界定「香港人」的身分問題有莫大關連。比方說,當談及「香港人」的身分,我們每每會自動預設「香港人」為「黃皮膚、母語為廣東話(最少要聽得懂)的華裔人」;可是當我們遇上深色皮膚,以印地語、烏爾都語為母語,卻手握「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的南亞裔人,這個典型的「香港人」概念便顯得不那麼穩固了。

這個議題可以從一個小故事看到:有個通識教師說過,以往他習慣以「祖國」、「家鄉」等字眼來形容內地,往往不自覺地用上「祖國國情」等字眼來表達;但當遇上南亞裔學生時,他們的「祖國」和「家鄉」卻是孟加拉或巴基斯坦,結果有時師生都會搞糊塗,到底「祖國國情」是哪「祖國」的國情,「現代中國」單元更往往成為南亞裔學生學習通識科的軟肋。通識科課程對於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南亞裔學生來說已經甚為吃力,他日「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正式上馬,百上加斤的文化衝擊與學習壓力,情况可謂相當無助。

當然,從種族融合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重要的了解與學習過程,讓南亞裔人建立「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換個角度看,由此亦可見,身分認同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古板事,而是一種流動、不斷變更的概念。

此外,南亞裔人的身分認同說明了香港人身分問題的多樣與複雜:事實上,現時大多「香港人」的上一二代也是移民來港,香港社會亦一直是內地移民的重要落腳點,只是南亞裔移民來自截然不同的文化圈而已——「他們」本來就是「我們」。

全球移民潮     

同學或感奇怪,我們的社會怎麼「無端端」來了幾堆陌生人,然後又成了「香港人」?其實,當我們抽離香港的脈絡,嘗試從全球化人口流動的理論去看,南亞裔人的移民現象並非偶然,它是二戰後全球重大人口遷徙過程的其中一波,甚至某程度說,我們是「很晚」才趕上了這波,因為不少歐美發達地區早在7080年代已經面對外地移民以至移民第二代的議題,例如美國的拉丁美洲裔移民,法國的北非與阿拉伯裔移民等。

外來移民一向予人印象一般,除了文化差別,階級地位亦有關:大部分移民都處於社會基層,面對比他們原居社會階級下降的經歷。學者薩斯基亞莎辛(Sakia Sassen)曾提及,作為不少移民落腳地的全球城市,內部社會結構往往呈兩極化(polarisation)的趨勢,移民則往往分佈在低下的一極,以服務業勞工為主要職業,生活素質較差,是社會不平等的主要來源。

把焦點放回香港,似乎莎辛的分析亦不無道理。根據《2006年中期人口普查主題報告:少數族裔人士》(2011年數字仍未公布),全港最多人任職「文員/服務工作及商店銷售員」,有33.2%,其次為「專業人員/輔助專業人員」,約22.2%;然而,除了印度人外,最多巴基斯坦人及尼泊爾人任職的工種卻是「非技術工人」,分別為31.1%42.9%,遠比全港數字的18.8%為高。

若加入「每月主要收入的數字」來看,2006年月入最低的3個群組,即是「少於4000元」、「40009999元」及「10,00014,999元」,共佔本港整體的68.6%;但放到南亞裔人身上,這3個群組相加的比例分別佔巴基斯坦人和尼泊爾人的75.2%87.7%,可見他們的收入普遍較本港的水平為低,生活素質自然較差。

有趣的是,既然很大可能面對較差的生活素質,為什麼還有南亞裔人移民到港生活?他們一家大小來港開展新生活的背後,又有什麼故事?我們對南亞裔人的生活、背景與文化,認識仍是相當有限。

從本港的人口普查談到全球的移民潮,移民的故事既在地球的另一邊發生,也在我們每天身邊發生。通識科鼓勵我們以日常生活有趣的事為鏡子,看看事情背後的社會關係與脈絡,從中訓練思考層次與高度。假如下次在學校碰到南亞裔同學,不妨與他或她交個朋友,讓他們說說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文化,那些咖喱以外的故事,應會很動聽。

延伸閱讀:

政府統計處(2012)。2011年人口普查 - 簡要報告。擷取日期2012529號。

政府統計處(2007)。2006年中期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少數族裔人士擷取日期201262號。

平等機會委員會(2012)。有關南亞裔人士對種族之間接觸及歧視經驗的研究。擷取日期2012531號。http://www.eoc.org.hk/EOC/GraphicsFolder/InforCenter/Research/content.aspx?ItemID=10125

平等機會委員會(2012)。少數族裔教育工作小組報告。擷取日期2012531號。

KU, Hok-bun, Chan, Kam-wah, SANDHU Karamjit Kaur. (2005). A Research Report on the Education of South Asian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Hong Kong, Retrieved June 1, 2012,from http://www.unison.org.hk/DocumentDownload/Report_Education_MAY_after%20Ben.doc,

各位有興趣了解更多本港現時較新的南亞裔人士,以至最新的本港人口數據資料,可以到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網站瀏覽:

想知道一些基本的人口資料及圖表,可到網頁中的「互動圖解」瀏覽:http://www.census2011.gov.hk/tc/interactive-visualisations.html

趙永佳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長期關注中學通識科發展

洪進芳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助理,關注本土通識教育發展,熱愛旅遊、音樂與電影

(原文刋於2012年6月28日《明報》「通通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